浅谈耕地地力保护政策及建议

鹰潭日报 2021年04月09日 邵先龙

  国家十分重视“三农”工作,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,保护农民利益。本文对保护耕地地力补贴新政策,在增强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、精准性和实效性方面进行了论述;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梳理,提出了保护耕地地力措施的建议。

  一、关于现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思考

  1.耕地地力下降的现实不可忽视

  长期以来,过量施用化肥,诱发病虫害,加剧农药的使用;不施用有机肥,单一施用化肥,造成土壤酸化,土壤养分失调,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,破坏土壤结构,导致土壤板结,最终丧失农业耕种价值。保护耕地地力已势在必行。

  2.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目标精准

  2016年起,在全国全面推行农业“三项补贴”改革,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。将农业“三项补贴”中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,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,实现“藏粮于地”,使政策目标指向更加精准,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更加一致。

  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农业的主旋律。当前,农业追求高质量,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的转变,现在人们更追求吃得好、吃出健康。只有实施“藏粮于地”战略,向绿色、优质转型,才能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、供得上。

  3.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实施效果有待提高

  财政部、农业部《关于全面推开农业“三项补贴”改革工作的通知》指明了利用补贴政策保护耕地地力所要达到的目标,但没有具体操作细则,而将制定具体操作方案的权力下放到了地方。但是,执行耕地地力保护政策以来,地方也没有出台具体操作方案。由于我国当前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,农户的生产规模太小,农户数量巨大,耕地地力保护检查监督落实工作量太大。执行保护耕地地力政策,补贴资金发放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,这个钩怎么挂,在实施过程中,地方仍然沿袭粮食直补按承包责任田面积计算补贴的方法,实际上这个钩没有挂上去。2016年实施耕地地力保护政策以来,很少看到农田增施了有机肥,也很少看到减少化肥、农药用量,耕地地力很难提高。

  二、关于提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能的建议

  (一)耕地地力保护,要开辟有机肥源

  不施用有机肥,就谈不上保护耕地地力。当前,畜禽养殖已实现了规模化、专业化,要恢复每家每户畜禽养殖已不可能,现在的问题是农家肥十分缺乏,除经济作物有施用少量有机肥外,水稻田基本上都是“卫生田”。 当前,种水稻全靠化肥,提倡减少化肥、农药用量,力不从心,开辟有机肥源是保护耕地地力的必经之路。

  (二)耕地地力保护,要有农民积极参与

  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变化,农业劳动力以“兼业农民”和“身份农民”为主,种粮大户也不等于职业农民。有责任田的农民,多数不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职业,有可能把责任田租给别人种;有可能今年租来的田,明后年归还出租人。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条件下,农民只注重当期效益,对保护耕地地力积极性不高,是可以理解的。因此,保护耕地地力,必须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,要规划近期能增效,远期能改土、投资小、见效快、农民能接受的措施。光给资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  (三)耕地地力保护,要恢复发展冬种绿肥

  目前,江西水稻田大都存在“冬闲田问题”,利用“冬闲田”种植冬季绿肥,是破解有机肥料严重缺乏难题的有效的措施。从地里长出有机肥,不需要购买和搬运。江西有种植绿肥的优良传统,上世纪60、70年代,水稻田几乎没有不种红花草的。1970年,贵溪红花草播种面积达到45.7万亩, 60年代,红花草亩产量平均达到6000—6500斤,高产的达亩产10000斤以上。种红花草投资小,易种易管。每亩播种4斤种子,施用适量磷肥,做好开沟排水,基本措施就到位了。种红花草投劳不多,成本低。红花草对于改良土壤,减少化肥、农药用量,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,既有保护耕地地力的长期效应,又有增产增收的当期效益。从长远看,恢复发展冬季绿肥生产,符合江西的实际,很有必要,也是可行的。有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强力支持,完全能做到免费提供种子、磷肥等,同时,村委会制定好村规民约,防止畜禽为害。种绿肥不需要花大力气核实种植面积,农民比较容易接受。

  (四)耕地地力保护,要做好服务工作

  一是要做好物资服务。现在绿肥种子都难找到,要建立绿肥良种繁育基地,统筹安排绿肥良种繁育与供应,切实保障红花草良种繁育投入,种子免费核发到农户。二是要做好技术服务,切实保障绿肥生产示范和技术创新投入。红花草主要推广应用前作水稻高留桩、精量播种、磷肥菌肥拌种 、机械开沟、机械收获种子等技术。

  (五)耕地地力保护,要加大宣传力度

  耕地地力退化,后果严重,在短期内不容易恢复。保护耕地地力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大事,要做到人人关心,人人有责。要利用电视、报刊、网络等媒体,张贴标语等各种形式,大力宣传保护耕地地力的重要意义。 

  (六)耕地地力保护补贴,要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

  现行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欠缺约束激励机制,光提“引导”还是不够的。在实际操作中,发放补贴着实要与增施有机肥,减少化肥、农药用量,禁止废弃农药瓶乱丢乱放,秸杆还田,残膜回收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挂钩。不是资金到位就完成了任务,更重要的是措施落到实处,着实增强补贴政策效能。建立绩效考核制度,对完成任务好,工作绩效优秀的单位和基层干部要给予表彰奖励。

  (作者单位:贵溪市老科协农业分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