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乐观有趣的眼光看世界

——邹青秀《散文创作漫谈》文学讲座听后心得体会
鹰潭日报 2021年08月03日

  阿 成

  “江平视野阔,风正好扬帆。”既是名家又是名师的邹青秀老师,学生时代就开始在全国各种杂志发表文章,之后笔耕不辍,成果丰硕,岀版多部作品集,10余篇佳作先后在省级、国家级征文比赛中获奖,在省内外文坛产生一定的影响,并成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、鹰潭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。同时,邹青秀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、省市骨干教师、市学科带头人。因此,由邹青秀主讲散文创作实至名归。

  邹老师认为“万物在心中,心在万物中”。当个好作家,就要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,吸收精华,兼收并蓄。散文创作不能拘泥于形式而困囿了性灵。“在尊重基本规则前提下,无法胜有法。”

  邹青秀老师简洁通俗地讲述了散文的概念、分类和特点,赢得阵阵掌声。她从古今中外作家创作实践中得出:作家除了要有悟性灵气天分外,首先,要多读书读好书;其次,要写作先做人,要做个内心强大灵魂有趣的人,做个有心(善于观察总结)的人,做个思考的人;再次,要接地气,深入实际,深入生活,立足当地,立足身边。认为作家有地域之分,一个地方的作家就是当地的代言人、地方的名片。本土作家张火炎致力于推广微诗,推动中国鹰潭微诗城的建立;艾建新的散文诙谐幽默空灵清新独辟蹊径;而何才厚的散文厚重朴实予人启迪;杨厚成立足本土红色文化,赓续传承革命精神激励后来人等。认为一批鹰潭本土作家的作品毫不逊色于名家的名作,他们为鹰潭书写、为鹰潭立传,为鹰潭鼓与呼,是鹰潭的文化地标。

  万物生光辉,草木皆有情。邹老师提醒大家,要善于用有情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美,用自信乐观有趣的心去品味体悟生活,即便是苦中也要开出花来。心外无物,以心悟道;物我交融,直抒性灵;“立身先须谨重,作文且须放荡”。如此,方能写岀清新、纯净、活泼、流畅、有生活气息的优美散文。